索引号 : 011337653/2025-20201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林业 发文单位: 市林业局
名 称: 2025年市人大建议办理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08-18
2025年,市林业局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将办理人大建议作为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按照“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要求,扎实推进办理工作。我局共有人大建议、议案27件,其中主办6办、会办20件,2024年度续办1件,办结率100%、回复率100%、满意率100%,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高位部署推动
(一)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2025年度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相关局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汇总反馈等日常工作,确保办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二)专题研究部署。先后2次召开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每一件人大建议都认真分析,涉及全市大政方针的建议,主要局长亲自部署;涉及业务性较强的建议,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查、商定解决对策,研究具体的办理方案,确保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督办调度。局办公室每月对办理情况进行调度,及时向局主要领导反馈情况,对进度缓慢地进行督办。同时,将办理工作纳入林业系统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跟踪问效。
二、严格办理标准,提高办理质量
(一)坚持依法依规。在办理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依法、依规办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于建议中涉及的政策问题,认真进行研究解读,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同时,从政策法规、林业实际等不同层面认真分析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符合政策的意见及建议。
(二)注重沟通协调。收到人大建议后,及时与人大代表取得联系,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向代表了解建议的背景、意图和具体要求,明确办理方向。对于代表提出的疑问和建议,耐心进行解答和说明,确保办理工作符合代表的期望。
(三)强化审核把关。建立了严格的审核把关机制,对办理结果进行层层审核。承办处室在完成办理工作后,先进行自查自评,形成办理报告初稿;分管领导对审核后的办理报告进行审阅,确保办理结果符合要求;最后,由主要领导审定后,正式答复人大代表。通过层层审核把关,有效保证了办理工作的质量。
三、坚持三个结合,促进事业发展
(一)坚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紧紧围绕让人大代表满意的目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如市人大第102号建议《关于建设鲜桂花供应基地的建议》中关于选育优良品种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安排专班人员开展调研工作,收集、听取相关单位会办意见,多措并举解决实际问题。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在《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中,以桂花镇为核心规划建设中国桂花城核心承载区;开展优质桂花种植和产业基地建设,围绕路口桂花森林公园、桂花镇桂花源景区,构建桂花产业大公园。二是加大政策支持。积极谋划桂花产业项目。规划桂花产业融合发展项目(2026年中央预算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地点咸安区桂花镇、官埠桥镇。继续实施桂花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十条促进措施》明确每年列支500万元对桂花基地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十个方面进行奖补。主动对接香城产业基金,积极争取基金支持。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以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为支撑,定期组织开展“桂花高效栽培技术”系列培训,年均培训500人次以上。发展产业带头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截至目前,高新区组织4家涉桂企业申报项目奖励,3家企业获批区级技改资金共计120万元,1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5万元。培养引进桂花产业技术人才。持续落实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政策,2025年发放桂花人才购房补贴29.75万元。
(二)坚持与推动长久发展相结合。不仅研究措施着力解决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还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如市人大建议第005号《关于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将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楠竹产业作为我市6大特色农业产业链,在市域国土空间中统筹布局竹林公园、竹产业综合体、现代竹产业园区,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预留空间。目前,《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2021-2035年)》已经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会审议通过。在具体工作中,积极申报专项资金。咸宁市崇阳县县长富雷竹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争取资金500万元,崇阳桂花泉雷竹产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总投资1.47亿元,争取资金300万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抓实抓细省“技改13条”和市“技改11条"政策落实,指导竹制品工业企业积极申报省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向我市倾斜。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依托咸宁电商产业园,引导企业入驻京东、抖音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开展直播带货、跨境电商培训,推动竹制品全网营销,今年来已开展1次培训,2次促销活动直播带货,1次现场展示展销。组织30家企业参加第137届广交会。配合文化和旅游部门策划竹文化节。落实竹产业发展经费。2025年市级政府预算安排竹产业发展经费12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竹产业重大项目、竹产业工作经费等。
(三)坚持与推动林业工作相结合。将办理工作作为推进林业工作的动力,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如市人大建议66号《关于加强古桂树保护,进行白蚁防治及建设古桂公园、古桂展览馆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将其转化为推进林业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加快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建设。崇阳县林业局已申报2026年省财政古树名木主题公园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万元,我局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要求,向省林业局推荐,着力提升优先级,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见效。二是重视古桂树的白蚁防治等预防病虫害的工作。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通过精准对接上级政策、科学谋划申报项目,成功构建起多级财政联动支持的资金保障体系。其中,累计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一级古树名木保护,市级财政配套150万元支持二级古树名木;三是加强古桂群长效管护。先后出台《咸宁市古桂花树保护条例》《咸宁市古桂花树后续资源保护办法(试行)》《咸宁市古桂花树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5)》等文件,将古桂花树保护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各县(市、区)古桂花树主管部门逐一与养护责任人签订管护责任书,建立了稳定的补助机制,按等级为养护责任人发放年度养护补助:一级古树每株每年500元,二级古树每株每年200元。此外,积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通过捐资、认养、志愿服务、企业冠名等方式投身保护工作,为古桂花树筑起坚实的“防护网”。
总之,我局对办理人大建议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人大代表反映的部分问题也难以全部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大力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竭力办好人大建议,为咸宁早日建成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