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咸宁市林业局2019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 : 011337653/2020-00923 文  号 :

主题分类: 林业 发文单位: 咸宁市林业局办公室

名 称: 咸宁市林业局2019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0年01月1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0-01-09


 ----2019年林业工作综述及2020年工作构想

咸宁市林业局

2020年1月9日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战略发展大局,释放绿色产业后发优势,着力建设生态文明,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全市以实施“精准灭荒、长江沿岸造林绿化、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为重点,采取造、封、改、退等多项措施,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在全市形成爱绿、护绿、种绿的生态发展理念。今年省林业局下达我市造林任务44.7万亩,全市共完成造林46.1万亩,超额完成任务。其中完成精准灭荒造林22.95万亩,占年度任务15.6万亩的147.12%,完成面积在全省排名第一;完成长江沿岸造林绿化10.4万亩,占年度任务5.42万亩的191.9%。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镇、绿色乡村创建工作,嘉鱼县新街镇、通城县麦市镇2个乡镇获得2019年“湖北省森林城镇”称号;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等9个村获得2019年“湖北省绿色乡村”称号。

(二)资源管护严格有效。认真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建立林地征占用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按程序申报和审批;完成年度林地变更资源管理“一张图”更新工作,完成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据初步核算,今年我市森林覆盖率约增长1%,远超年初确定增长0.15%的目标;认真践行“三抓一优”,服务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林地指标,依法报批使用林地706公顷,有效服务咸宁高质量发展;完成3000余个森林资源疑似违法图斑现场核查,依法开展督促整改销号;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共清理疫木10万余株,病虫害防治面积7.68万亩,防治率98.5%,无公害防治面积7.6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9.62%,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2.03‰,低于4‰的目标;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强化火灾防范、火情处置、案件侦破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国有林场和各类自然保护地未发生森林火灾。开展自然保护地违法建设、违法开采、违法砍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停止违法开采行为、依法查处了占用林地案件、开展矿区复绿工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整治行动,查处各类野生动物案件27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2人,收缴各类野生动物1100余只。

(三)产业发展亮点纷呈。2019年全市预计可实现林业产值240亿元,其中竹产业产值75亿元,油茶产业产值60亿元;全市竹林基地面积发展到165万亩,油茶面积75万亩;先后建成咸安森工、黄袍山油茶、咸宁竹循环经济等特色园区,集聚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湖北汇园科技、赤壁绿圣源竹业等发展迅速;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通城黄龙林场成功获批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顺利完成第九批国家楠竹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开展笋竹两用林试点工作;林业招商成效显著,落地项目3个、签约项目2个,重点在谈项目5个。其中成功引进中海油工程建设总局落地幕阜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赤壁冠森公司引入浙商顺利落地投产,赤壁农副产品物流项目成功落地开建。

(四)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全市16个国有林场实现了“三定”(定编、定岗、定员)目标,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安置率100%,国有林场正式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率100%,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桂花林管局、官塘驿林场、大幕山林场、北山林场、陆水林场部分金融债务逐步化解。不断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全部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今年对我局行政审批的11个事项,都进行了随机抽查检查,并将结果进行了公布。

(五)法治建设有序推进。严格规范林业执法行为,全面梳理林业执法事项,有效落实执法授权清单,由森林公安承担113项执法事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断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依法审查事项20件;深入宣传贯彻《咸宁市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地方法规,组织修编《咸宁市城区山体保护规划(2020-2035)》并报请市人大审议同意实施。

(六)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实施生态扶贫,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落实好新造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生态护林员等政策,兑付好补助资金。开展驻村帮扶,投入资金31万元,争取各种资金100多万元,支持该村修路、绿化、维修办公楼、创办林业基地、发展集体经济。

(七)林业项目成果丰硕。大力实施幕阜山生物防火隔离带项目,积极筹备启动咸宁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筑牢森林防火保障体系。积极争取省局支持,湖北省航空护林站综合楼建设已竣工验收;争取国家林业局支持,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目前已投入使用;实施幕阜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PPP项目,目前已组建SPV公司,签订了PPP合同,下一步对接国开行信贷资金,组织项目实施。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全市林业主要工作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增长0.15%,森林蓄积量增长3.5%,林木采伐控制在省定限额以内完成精准灭荒12.3万亩、长江沿岸造林绿化1.14万亩、通道绿化949公里、水岸绿化345公里,全面完成省界门户绿化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4‰以内;预计实现林业产值270亿元,竹产业产值80亿元、油茶产业产值65亿元。

(一)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工作。一是高质量完成精准灭荒工程和长江沿岸造林总任务组织动员各地落实造林任务,筹备好造林苗木,落实好造林主体,抢抓冬季造林时节开展整地造林,确保圆满完成造林任务。二是认真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积极申报长防林、退化林修复、血防林、造林补贴、石漠化治理、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森林抚育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重点工程完成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三是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指导各地开展国家森林乡村、省级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活动,争取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9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绿色乡村8个。四是大力推进通道、水岸等绿化美化。督促各地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旅游公路、河库周边绿化,提高通道绿化水平,提升我市对外形象。

(二)严格依法管护森林资源。一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用途管制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强化森林资源采伐和使用林地监管。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信息化建设,理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加强自然保护地资源监测监管。三是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积极争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督导湿地公园开展维护、修复及总体“规划”建设的落实,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开展小微湿地建设。四是加强林业灾害防控。坚决打赢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疫情“一年显著下降、两年巩固提高、三年全面控制”的工作目标。

(三)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竹、油茶、森工板材、桂花、中药材、苗木花卉、森林食品等林业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以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主体,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打造特色森林旅游,壮大森林旅游产业。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立足本地林业资源优势,引进几个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出口贸易型的龙头企业,以投资促进发展,以龙头带动发展,以园区引领发展。四是打响楠竹、油茶示范品牌。大力推广楠竹深翻垦复、科学护笋养竹等丰产技术,开展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楠竹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和油茶良种采穗圃建设,推广长林和湘林等良种育苗规模,实现油茶和竹产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五是抓好林业产业服务。推动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提档升级,优化林业服务职能。

(四)稳步推进林业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国有林场按照批复的森林经营方案,通过科学经营、合理管理,促进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健康持续增长;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搞活林地经营权交易市场。

(五)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履行林业部门职能职责,突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林区,突出重点防火期,加强森林防火督导,精心组织,围绕“宣传引导、巡查管护、火源管控、联防联控”持续发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六)扎实推进林业项目建设。启动桂花博览馆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完成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咸宁幕阜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PPP项目建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稳步实施咸宁市森林火灾高风险综合治理项目,提高森林火灾防控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