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7)|建立红外相机观测网络,还原野生动物真实风貌

来源: 时间:2021-05-1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部署,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重点实施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观测网络建设等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我国昆明举办。为宣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特推出15篇案例,从不同角度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成效情况。

建立红外相机观测网络 还原野生动物真实风貌

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既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自觉行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优先行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重点任务。


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2016年在生态环境部(时为环境保护部)组织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启动红外相机观测网络建设,4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统一观测方案,规定统一样地设置、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以典型生态系统为重点,兼顾珍稀濒危物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核心分布区和主要地理分布区域,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74个红外相机观测样区,布设红外相机4400余台。


红外相机技术作为一种非伤害性野生动物观测技术,能在自然环境中昼夜连续工作,通过获得各种动物的真实图像确认物种的存在,对大中型哺乳动物、行踪诡秘、夜行性、稀有物种和外形易于识别物种尤为有效,目前已成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观测的重要工具和动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借助红外相机镜头,我们记录下了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向人们展现隐藏在绿水青山中动物最真实的面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宣传意义。


一是借助红外相机观测网络,各保护区调查了兽类和鸟类的物种多样性,摸清了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现状,为各保护区提供了本底资源数据,更新完善了物种名录;部分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观测网络记录到了物种分布新纪录,如发现了江西省鸟类新纪录橙头地鸫、湖南省鸟类新纪录绿翅金鸠、宁夏鸟类新纪录斑背噪鹛以及兽类新纪录小麂等。


二是利用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全天候地监测,为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包括动物的标记领地、觅食、交配、哺乳、集群等生活习性和活动节律。如2018年3月,在陕西秦岭长青保护区拍摄到一组雪地上大熊猫母子跟随、陪伴、哺乳的珍贵镜头,镜头中约八个月大的大熊猫幼崽紧跟妈妈左右撒娇、求乳,最终躺在妈妈怀中吸乳,画面可爱、自然又温馨。


三是红外相机观测网络能够及时获取物种种类组成与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生境变化等方面的第一手数据,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提供地面数据;观测中发现的重要珍稀濒危物种,能够为重点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评估提供科学支撑;通过拍摄到的人为干扰照片分析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保护管理提供基础支撑;观测中发现的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偷猎等不法行为,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信息来源。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不断推进,全国生态环境将会持续向好,在今后的观测过程中也会不断涌现新发现、新成果,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中华斑羚(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雪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白头叶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豹猫(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藏酋猴(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川金丝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黑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雪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兔狲(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秦岭羚牛(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藏野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藏原羚(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