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9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声槌响让潜山试验林场的员工们振奋不已——市城发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拿下了这片7861亩林地的20年经营权,经第三方评估确定的交易总价达5223.82万元。市林业局潜山试验林场王学宏场长说:“从‘看山护林’到‘养山生金’,这步改革走对了。”潜山试验林场可不是普通的林地,1966年建场,面积达7861亩。2016年它还评上了全国第一批森林养生基地。98.4%森林覆盖率,人走在林子里,风裹着草木香,吸口气都觉得舒服。可过去这些年,除了日常护林、防火,闲置的房屋、空着的林下空间,总让人觉得“好资源没用到点子上”。为何要盘活这片林子?这不是潜山林场自己的“独角戏”,是全市盘活国有林业资源的一步大棋。今年8月,市里印发了《咸宁市盘活国有林业资源改革试点方案》,潜山林场就是市级试点。市林业局的负责人说得实在:“就是响应市里‘三资’改革,让‘沉睡’的林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不能只让林子当‘生态卫士’,还得让它帮着老百姓过日子。”作为市级有偿使用试点,潜山林场先请专业团队满山测绘,把每块地、每栋房都登记造册,建起详细的“资产台账”。哪些地方能搞康养、哪些只能护林,全按生态红线划得明明白白。有人担心:“开发会不会毁了林子?”这一点租赁用途说得很清晰: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碳汇开发、林下空间利用等。合同里立下了“硬规矩”:不准乱砍滥伐,不准改变林地用途,触碰生态红线要严惩。市林业局介绍,潜山林场的经验将推广到其他林场,到2030年,全市规划在国有林场发展以林药、林菌等为主的林下经济40万亩,其中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药经济25万亩,让更多林地通过林下空间、碳汇开发实现“绿色变现”。